国际博物馆日
国际博物馆日是由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在1977年发起并创立的,定于每年的5月18日的活动主题日,意在促进全球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了解、参与和关注。
2020年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在为不同身世和背景的人们创造有意义的体验方面的潜力,是各博物馆社会价值的中心。
身边的小物件也能链接大宪法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作为“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杭州起草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的办公地。“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自建馆以来,广泛收集与宪法相关的文物和资料,既有反映宪法相关内容的中央和地方文件,也有体现宪法在生活中产生影响的看似平常的小物件。也许有人会认为,宪法相关的藏品就是文件和档案,距离普通参观者太过遥远,那么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批生活气息浓郁的藏品,展现宪法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多么紧密。
1.毛主席喜欢用铅笔——德国施德楼牌6B铅笔
德国施德楼(STAEDTLER)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办公用品生产商,据1662年纽伦堡市编年史记载,远在施德楼(Johann·Sebastian)于1838年10月3日成立自己的铅笔工厂之前,他的一个祖先Friedrich·Staedtler就已经在铅笔制造行业中极为活跃了。时至今日,施德楼牌铅笔仍旧受到美术爱好者的欢迎。
这种铅笔与宪法有什么关系呢?
施德楼牌6B铅笔(陈列馆文创装)和毛主席手稿
这是一张印有“五四宪法”西湖稿草案的文件。这手稿的铅笔大字,就是毛主席用铅笔写下的。据时任省公安厅厅长的王芳同志回忆,施德楼牌的6b铅笔,颜色黑,笔芯软,书写流畅,字迹清晰,当年毛主席就喜欢用这种铅笔,因为它适合写大字。于是我们将施德楼铅笔放在了复原陈列的会议桌和办公桌上。
解放初期,我国的工业生产基础还十分薄弱,一些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还不能完全生产出来。当时主席使用的铅笔就是从国民党手里缴获的战利品——德国施德楼牌铅笔,当民族品牌“中华”铅笔问世后,毛主席改用中华牌了。
2. 《伟大祖国的政区图》
在“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的会客室西墙上,悬挂着两幅1953年出版的地图,一幅是《新世界地图》,一幅是《伟大祖国的政区图》。《伟大祖国的政区图》当中的行政区划和现在的差别还是不少的,右下角,我国对南海的领海主权范围也明确地标注上了。
陈列馆会客室墙上的《伟大祖国的政区图》
《中国地图》(2014年)
如果眼神足够好,你可以找一找有什么不同哦!
五四宪法中,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如序言中提到“我国根据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同任何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策,已经获得成就,今后将继续贯彻。”
曾经参与过临平地区五四宪法草案基层讨论的沈虎根老先生说,他当年提出的一条意见,至今印象深刻:一定要解放台湾!
宪法中关于国家领土完整的条文,不但写在了文本上,也体现在了地图上,更刻在所有人的心里。
3.一封报喜信儿
韩老先生的作文
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票通过。当晚,宪法诞生的消息通过广播媒体传遍了中华大地。北京一所中学里,一位初二的学生兴奋地参与了群众欢庆游行活动,并将宪法诞生后人民庆祝游行的热潮写成一片作文。66年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学子已经变成了一位耄耋老人,而这篇作文——《报喜信儿》,却忠实地记录了五四宪法诞生后,首都欢庆的社会反响和亲历该事件的青年学生内心所想。
4. 一本印着宪法的日记
首都日记本封面和印刷有宪法的内页
这是一本五六十年代的日记本,内页印有宪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参加各项活动,如评选先进、同事分别等大多会赠送一个装帧精美的日记本,扉页写上勉励和希望或摘录领袖名人语录。老日记本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和见证。日记本里彩色内页往往印刷有人物(领袖、英雄、榜样、先进集体)、语录(领袖语录、英雄人物语录)、风景、版画、连环画等等,具有一定的政治宣传功能,紧贴时事和生活。
快翻翻箱子底吧,没准也能找到属于你的美好记忆哦!
5. 入伍真光荣
从军画报和退伍军人证
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法。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五四宪法第一百零三条规定了保卫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现行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6.跟着课本学宪法
七八十年代的宪法连环画和幻灯片
当代的《中小学法治教育读本》和普法动漫光盘,最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课本
自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以来,国家就非常重视宪法宣传教育。宪法诞生后,社会各界都下达学习宪法的文件,并通过多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这些藏品体现了不同年代宣传教育宪法的载体,从五六十年代的画报、黑板报、广播等,到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幻灯片,再到现在的普法动漫、课内外活动,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引导他们学法普法,尊法爱法,宪法教育从未停止。
大家可以和家人交流一下,各个年代经历的宪法普及是什么样的形式呢。
7.宪法纪念邮票
宪法颁布十周年纪念邮票
宪法颁布后,为了庆祝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中国邮政发行了多次宪法纪念邮票。这些邮票作为普遍而实用的实体物品,在长期保存和人际交往中,有效推进宪法宣传,加深了群众对宪法的印象。
8.留言:观众创作的最新、最鲜活的展品
留言本
“五四宪法”起草地旧址位于杭州市北山街84号大院30号楼,是毛泽东主席在杭州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陈列馆于2016年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建成开放。“五四宪法”馆的普法宣传、观众的留言,都是对宪法宣传教育的添砖加瓦。这些珍贵的留言,是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建设意义的肯定,也是中国普及宪法宣传工作的见证。这也是每一位观众创作的最新、最鲜活的展品。
以上这些展品,也许在大家的生活中也有所接触,他们和宪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当我们仔细探究时就会发现它们就是宪法就在我们身边的生动体现。如果大家也有此类与宪法相关的物品,欢迎来馆交流,也许不久后也会成为陈列馆的新展品。
撰稿:邵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