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频道和央视综合频道《【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全面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中国》重点报道陈列馆内容
2021-04-29 16:42:03    

依法治国的道路是怎样不断向前的?来看历次宪法修订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1年03月30日 15:00


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断向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创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局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启动了制定宪法的程序,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五四宪法”。

640.webp.jpg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党支部书记 魏凌俊:“五四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宪法,是一部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大法,这部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640.webp (1).jpg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发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号召,并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法制工作方针。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修改宪法和制定新的法律,法治建设步入恢复重建、持续发展期。

640.webp (2).jp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冯玉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治国理政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十六字方针成为指导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针,我们的法治建设揭开了历史的新篇。

640.webp (3).jpg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全面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又称“八二宪法”。“八二宪法”即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5次对其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了修正。

640.webp (4).jpg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十八大为历史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法治也跨入新时代。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法治新十六字方针体现了依法治国新布局,为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640.webp (5).jpg

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之一成为标准概念,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640.webp (6).jpg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焦洪昌:十八大以后,其实在观念上从我们谈依法治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现在更多强调的是要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把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把宪法的权威、宪法的尊严更多地提到议事日程,这些观念变化对我们全面依法治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640.webp (7).jpg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640.webp (8).jpg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冯玉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伟大成就。在这其中最重大的一个成就就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确立,深刻地回答了在新时代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如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回答了这样一些重大的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历史意义巨大。


(编辑 黎佳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分享按钮